作者归档:木结构

榫卯

大型的宫殿式木构建筑,成千上万个单件组合而成,构造简单的古建筑,也有数以百计的木构件.这样多的木构件,除椽子、望板外,其余构件几乎全部是凭榫卯结合在一起的.木结构的形式和榫结合的…

继续阅读

一、榫卯连接 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这种方式由于耗材量大,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又受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比较厚…

继续阅读

茶凉亭的来历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亭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到秦汉时期,就有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而且长亭连短亭,以亭为邮异进行管理。那时亲友出门,长亭便成了亲友送别的地方,故有“长亭…

继续阅读

“江山无限景,都具一亭中”(张宣题倪瓒画诗),“空亭翼然,吐纳云气”(戴醇士)。亭子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形式,既有着休憩、避雨等实用意义,同时又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审…

继续阅读

早在汉代的墓葬中就存在山水画的雏形。到了魏晋,随着山水田园诗的盛行,山水画渐渐从人物画中脱离并逐渐独立。山水画真正的发展是在唐以后。即唐代灭亡进入五代,山水画才真正超越人物画而一…

继续阅读

亭子

园林景观中的亭子,可供游客赏景和休息。园林景观中亭子的营造和布置,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来分析。文化内涵有拟人化色彩、自然功用和营造诗情画意三种。同时,不同种类的园林风格表现出不同…

继续阅读

1 前言 我国园林中亭子的运用,最早的史料开始于南朝和隋唐时代。距今已有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释名》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在功能上,亭子最初是供人途中休息的地方,后来…

继续阅读

滕王阁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为古代川北第一巨邑,巴蜀重要文化名都。阆中滕王亭子,位于阆中市城北玉台山畔,为唐代滕王李元婴建,俗称“滕王阁”,历代多有文人墨客题咏。自唐至清,…

继续阅读

元代山水画中的“亭子” 元代绘画中山水画有着很高成就,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绘画特点。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

继续阅读

153/645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