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柱子斗拱

木结构

发布日期:

一、柱子

过程:简单加工的圆木柱-方柱-精细加工的圆柱。

根据作用不同,柱子具有不同的名称: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

柱子的颜色很讲究:《礼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春秋以后“青琐丹楹”成为重要建筑物的着色标准。

中国建筑中的柱子最初由三部分组成:柱础、柱身和柱头。

>

二、斗拱-中国建筑的独特语言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它密布于屋檐和平座回廊下面,造型别致,一层一层向外挑出,有的还用油彩装饰,它是中国建筑最精巧、最华丽的部分。《论语 公冶长》有““山节藻棁””,即指斗拱的使用。

斗拱的作用: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屋顶的重量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台基,起着承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屋檐挑出一定距离,出檐更加深远、壮观,并使柱子、门窗防雨防潮。

>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单位:“朵”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已逐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

>

唐、宋、元建筑 斗拱体积硕大,接近柱高一半;数量少,柱间一般1、2朵。 屋顶出檐深远,达三四米。 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明、清建筑 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数量多,柱间多达4—8朵。 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 色彩繁复华丽,风格富丽堂皇。

唐、五代(上)宋、辽(中) 金、元(下)

斗拱(左) 翼角(右)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北京先农坛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

设计建造:132820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