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老木屋民居的结构特点

木结构

发布日期:

徽州木结构

以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为研究对象,其主体建筑一般为三开间两层楼,木构技术在整个结构中占了绝对的地位,结构以穿杨、柱、梁等组成的木框架来承重,周围的木门窗、木墙、砖墙仅起填充和维护作用。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一般有以下主要结构特点:

 (1)以屋身的柱、梁、杨等组成木构架为承力骨架

小型徽州古民宅以柱、梁、杨等组成的木构架来承重,这点与现在的框架结构类似。这种框架体系承担了屋顶、楼层的全部荷载,并最终通过柱子传递给柱础,而砖墙和木墙只起填充、维护和分割空间的作用。

  (2)柱、梁、杨等组成的木构架多以桦卯连接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的朽、柱、梁等承重骨架通过桦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种连接形式,不用一钉一铁。所谓“卯”,是指木构件上挖出的洞眼,而“樟”则是在木构件上留下的准备卡入“卯”的端头。桦卯的功能在于,使独力的、松散的木构件紧密结合成可以承受荷载的完整结构体系。以桦卯结构形式连接起来的梁柱木构架,承担了屋顶和楼层的全部荷载,而且由于桦卯结构的柔性特点,整个木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也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从现有的实物考察,现存的木结构古民宅历经历史的风风雨雨而保存至今,充分显示了桦卯结构的可靠性。

徽州古建筑木屋

  (3)柱与柱础多为浮摆式平面接触

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屋盖和楼层的全部荷载最终由柱子承受,并传递至柱础。柱础为石质,柱子与柱础的连接,完全不同于现代建筑的常用方式。一般柱子即浮摆平搁于柱础上,两者为浮摆似的平面接触。依靠柱底平面与柱础表面的摩擦力,通常可以限制柱底的滑移。

 (4)屋盖的自重相对较小

木结构古建筑一般都是大屋顶建筑,屋顶集中了整个地面以上结构大部分的重量。这主要是由于木结构的特殊性,其在承受压力之前,有较大的几何可变性,只有在承受一定的压力之后,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才能趋于密合,构架才能具备一定的抵抗侧向荷载和测向变形的能力。大重量、大刚度的屋盖为木构架之间的连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和阻尼,加强了梁、柱、杨等构件组成的木构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上部结构的重量也是维持底部抗滑能力的必不可少条件。小型徽州木结构古民宅多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各列横向排架构件在地面装配好,构成一列完整的排架,然后起立,再用楼行栅、房贴沿纵向串连起来,最后架擦成为整体;再加上古民宅普遍为二层或三层楼房,楼盖将各横向排架连为一体,为柱子提供了侧向支撑,楼盖也有一定的重量,进一步加强了木构架自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古徽州地区气候温暖、也不是地震区。所以,相对于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和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古民宅屋盖较为轻盈,屋盖自重较小。

(5)部分明代古民宅有斗棋,清代古民宅无斗棋

从现存明清徽州木结构古民宅来看,早期明代古民宅有斗棋,主要用于檐下、梁仿下,采用插棋的形式,从柱头向外出挑,起出檐更加深远、楼层向外悬挑和减小梁杨宽度的作用。清代无斗棋,梁仿外端直接伸出、或通过撑棋,承托挑檐仿和梁仿。由于是民宅,受到礼治的限制,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木构架都不可能形成完整的铺作层。

徽州古宅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

设计建造:132820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