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古建筑中的生态理念

木结构

发布日期:

园林亭子

古建筑不同于山石池水和林木花卉,前者完全出自人工,后者则是自然之吻。园林总的山石池水、林木花卉,虽是自然的, 但却又是由人摆布出来的。中国园林摆布这些对象的理念是“取其自然,顺其自然”,因此它们“宛如天开”,但古建筑则不同,古建筑本身就是人为的,土、木、石、砖、瓦,构成古建筑,明显的是人工之物。这些园林古建筑与生态环境现关系如何?

园林亭子

首先从布局来说,可以看出它们仍是从“顺其自然”的理念山发的。苏州网师园与其东侧的居住空间比较, 园中的古建筑就是要比住宅古建筑自在多了。沿水池,从“射鸭廊”到“竹外一支杆”,从“看书读轩”到“月到风来亭”,无处不充满着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显示出人应该有的生存空间。拙政园中的古建筑,也同样显示出自在性, 与园林环境相比,显得那么疏朗、敞散,并且与这个联想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确显示出人、古建筑、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照。苏州园林古建筑密度高,但空间的自然性与自在性仍然存在。

其次, 古建筑本身的理念, 一是在塑造或再现人的理想居住环境, 二是在塑造或再现人的良性的生态环境。前者多出于意识,后者则山于深层的无意识。园林比住宅更完美、更深刻,因为园林不是“现实”的居住,而是“理想”的居住。这种古建筑形态,从现在的理解米说, 是尊奉良性的生态系统的, 是最大的节约能源的,无污染的,甚至达到无人间烟火的境界。这虽然是不现实的, 是“乌托邦”,但这却是一种可贵的理念。

园林亭子

第三,古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也暗示着古代古建筑环境生态观。苏州的许多园林多设空窗,空窗外面植树、芭蕉之类,它们长到一定程度, 就会将枝叶从空窗入室,情趣无限。苏州拙政园西边的水廊,水池伸向廊的地面之下,有几个柱墩子看起米似天然之石,这种古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使人相当古建筑的自然性,正所谓:“ 虽为人做,宛如天开”。扬州的个园中的“壶天自春”,两端有“夏”、“秋” 二假山,似为古建筑两端之收头,古建筑好像嵌入山中,而且确实可以从这两座假山上下楼,自然又自在,这种实例在园林中很多。

第四,古建筑的题名。园林中的名字,在造园中起很大作用,往往能把园林的主题、观念点出。苏州拙政园,“拙者之为政也”,这个意思前面己经说过了:扬州个园的“个”字,其实是“竹”字的一半,这就点名了园主人对竹、对自然的酷爱, 而且他别号也叫个园。苏州网师园中“风到月来亭”,其意自明。苏州环秀山庄中有“半谭秋水一房山”,这“ 一房山”就是指园中假山意象化的移入亭内之意。又如扬州何园中的船厅,前面有对联:“ 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也同样是这种意境。无锡寄畅园中“寄畅”二字,出自王羲之的《兰亭续集 》:“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所以这个园名, 实为对自然之寄情。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

设计建造:132820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