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月亭简介

木结构

发布日期:

问月亭

问月亭也是中国有名的亭子之一,虽不如前几个响亮,问月亭相传唐宋诗人李白、苏轼等曾来恩施游览,写恩施风光诗。后人在恩施古城建亭纪念,名曰“问月亭”。问月亭是恩施著名的文化古迹。历代墨客写的问月亭诗数不胜数,有墨有沉香,景色壮丽,是一幅深邃的文化景观。

恩施问月亭建在古城北门外的碧波峰上,据说李白的诗《把酒问月》就写在这里。唐之德二年(757年),李白与李林王的叛乱有牵连,被唐肃宗流放到夜郎。途中经过恩施,经常在明月当夜登上碧波峰,抒发对明月的情怀,感叹过去与现在,所以在这里写下了这篇名篇。后来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太白台,后来恩施修建了问月亭、太白楼等纪念建筑。

据《明一统志》记载,“问月亭在城北碧波峰上,相传李白是夜郎,尝此处问月”。还载有恩施卫福义同治宋宏泰,他在此筑问月亭。宋宏泰是福建莆田举人。当时,师的军民指挥使司深知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影响之大,因此修建了问月亭以纪念对中原文化影响深远的李白。

问月亭

宋宏泰之后,问月亭多次被毁。根据清道光《施南府志》和光绪《施南府志续编》,恩施乡绅张三阳和李易峰于1627年重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市南会代表鲍泰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年),市南知府朱启仁建三等亭,中间拜太白,亭右侧建无敌堂。广清绪六年(1880年),市南知府王廷珍集资修之。易无敌馆建为馆,左侧为船厅馆。之后,开辟了一条路,有岩石、松树和松树,直接通向白义安和约伯大厦,并在路上建造了一个翼然亭。

清光绪年间,问月亭,仿黄鹤楼制,雄伟壮观。此外,其他亭台楼阁,以及各个时期修建的问月亭铭文,成为一大文化景点,其典雅程度居市南之首。亭门上对联:“有亭翼然,可许题诗玩明月;斯人宛在,曾经把酒问青天”,让人深思不已。湖广总督张之洞仰慕其名,曾问曰:“亭如人好;月比山高”,短而长,通俗易懂,为世人所称道。

那时候每到月夜,尤其是每年中秋节,恩施的地方官绅文人商贾都会去问月亭用酒赏月,以纪念李白。历代墨客写的问月亭诗数不胜数,其中有墨香沉香。长期以来,问月亭一直是恩施的著名景点和文化胜地。

清朝末年,由于朝廷腐败,政务失败,经济萧条,文化古迹大多破败不堪,问月亭难逃厄运。民国初年,只剩下破败的亭台楼阁。

1927年,四川土匪攻打恩施城,驻扎在问月亭,并把亭木拆了烧,直到被毁,只剩下残骸。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攻占武汉,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日军飞机飞越恩施进行轰炸。国民党军队把问月亭遗址改造成了防空机枪掩体,用来对付日本飞机。从此,唱风庆月的问月亭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地面建筑,但问月亭的基石依然存在。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经常去这里追溯和寻找痕迹。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恩施胜利街居委会设立街道工厂,从问月亭遗址建鞭炮厂,被火药爆炸破坏。从此,除了恩施的文化工作者,问月亭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

1982年恩施市成立后,文化城建部门联合规划建设了问月亭公园,并在碧波峰做了几次调查,发现问月亭的基础依然存在。后来有人在碧波峰一侧修造房屋,翻山越岭捡石头盖房,问月亭基石被挖走,导致问月亭地面痕迹消失。1985年,恩施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偶然在王兴人民路的一户人家发现了一块石刻。被鉴定为光绪六年(1880年)市南知府王廷珍修复的问月亭碑文的一部分,后迁至恩施文物局,被视为古代问月亭唯一实物。

2018年,恩施古城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修复六角亭、问月亭列入计划。现在,问月亭已经站在六边形亭前的碧波峰原址上了。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

设计建造:132820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