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之斗拱的发展史

木结构

发布日期:

斗拱

斗拱的发展史(斗拱的由来),中国古建筑木框架最显著和独特的特点是屋顶和柱子之间的过渡。根据木材的受力特点,结合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斗拱是由众多劳动者创造的复合构件,由一系列木构件纵横穿插、分层而成。它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挑檐、支撑横梁和杨树、装饰屋檐和展示品位的作用。梁架上的柱梁交接处挑出的弓形短木称为“拱”,称为“斗”由多层拱和桶组成的单元称为桶拱。

公元前7世纪,文字记载中有斗拱,斗拱的原始形态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船板等青铜器图案上。“在汉代,多见于东汉时期石闺、崖墓、明器上的建筑”。柱头上有一个水桶,使柱子与屋顶的连接更牢固。

南北朝时期,斗拱初步形成。那么木结构建筑的柱头是如何变成斗拱的呢?《风水与建筑》曾经提到过,在柱顶上放置一个水桶,水桶中伸出一个梁头来庆祝寺庙屋顶,这可能是水桶拱的雏形。在一千多年的后期,斗拱一直以一斗三升的常见形式发展。

直到齐威时期,才有了角斗拱。已知最古老的例子是龙门古阳洞北墙上佛寺形小皇帝的角斗拱。然后就是人字拱的样子。北齐天龙山石窟的柱头守护桶上有一个横膈膜,上面用人字补丁交替放置一桶三升的柱头。

到隋唐时期,这种斗拱的造型已经成熟。唐代建筑不高,但斗拱很大,有半柱高,三四米大小。从实物上看,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在斗拱大小上至少与唐代相同。都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丰国寺等建筑的拱高是柱高的一半以上。

宋代的斗拱则不同,其建筑技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极其复杂和精致。在此期间,斗拱的尺寸减小了,但数量增加了,这使得建筑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在柱子和柱头之间,加了一个“平家”,就是东拼西凑。自宋代以来,斗拱的真正结构功能由大变小,由简单变复杂。北宋时期,斗拱的比例降低到只有柱高的2/7。到了南宋,斗拱的比例更是下降了。这时不仅斗拱的风格趋于统一,此外,由于便于制造,元件的尺寸趋于一致。由于斗拱的尺寸相对较小,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斗拱的尺寸逐渐作为房屋其他构件尺寸的基本尺寸。12世纪初,宋朝政府颁布的一部建筑法明确规定,拱的横截面应定义为一种“材料”,房屋其他部分的尺寸应由这种材料决定。

从元代到明清,梁柱框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变得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墙体普遍采用砖,房屋的檐口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深远。斗拱的悬臂功能逐渐减少,所以斗拱的尺寸也在日益缩小,使得屋檐下的斗拱结构功能相对减少,逐渐成为半装饰部分。

斗拱

由于斗拱随时间变化,斗拱的形状成为现代古建筑研究中鉴定古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斗拱的独特性质,在分析和计算古建筑整体框架时,更有必要研究斗拱的传力路径和破坏机理。在中国建筑的演变中,斗拱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可以代表大多数时期建筑技艺的程度和趋势。这是因为斗拱历史悠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发展演变过程。

木结构 关注微信
手机点击拨打:13282000900

24小时客服电话

设计建造:13282000900